中新社香港11月30日电 (记者 戴梦岚)由香港特区政府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主办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30日在香港开幕。展览将从12月1日至明年2月18日在香港科学馆和香港历史博物馆同步举行,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展览开幕典礼上致辞说,这次展览全面并系统地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多年来自信自强、奋斗圆梦的历程。希望这次展览可以启发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打好创科知识的根基,努力追寻航天梦。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团长林西强表示,本次展览将通过展示载人航天工程30余年的奋斗历程,让广大香港同胞更多地了解载人航天、参与载人航天,激发公众崇尚科学、探索未知、追逐梦想的热情。新时代中国载人航天将迈上新的征程,中国空间站将在轨稳定运行10年以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也将迈向月球以及更远的深空,为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作出更多中国贡献。

自2009年开始,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香港中华总商会合办、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与香港太空馆筹划的“少年太空人体验营”活动定期举办。参与“少年太空人体验营2023”的同学们在30日的开幕典礼上同代表团中的4位航天员握手、合影。
来自邓显纪念中学的曾浚程同学告诉记者,今年暑假参加体验营期间在青海冷湖火星营地的经历非常难忘,“今天面对面见到航天员感到非常兴奋,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为载荷专家的志向,未来想在太空中做各类科学实验。”
据悉,本次展览香港科学馆的展品以工程实物和大型模型为主,包括空间站模型、神舟飞船返回舱等。香港历史博物馆展出航天服、手稿等重要展品,以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史、综合效益和精神文化为主题。(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网福州11月30日电 (叶艺琳)“这些措施的可操作性、可落地性是在原先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的,真的让清新福建成为台胞们首选的幸福家园。台胞在闽追梦、筑梦、圆梦完全无后顾之忧,我们可以在这里心无旁骛地把工作做好、事业兴旺、生活出彩。”福州市台协会会长蒋佩琪如是说。
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 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9月发布以来,福建着眼广大台胞需求,立足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研究制定了一批政策措施,并在27日上午召开的福建省贯彻落实《意见》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中进行详细介绍首批15条措施,在闽台胞台商反响热烈。
作为福州市台协会会长,深化闽台经贸合作的几条措施是蒋佩琪关注的重点,她表示,闽台融合发展重大项目“一清单、三优先”管理,“台农贷”线上办理升级,金门、马祖地区的企业以及在福建登记注册的台资企业可申报“福建老字号”,甚至优先推荐参评“中华老字号”,这些举措必定助推台商台企以更大的步伐在两岸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2017年来到福州工作的阳光学院校长顾问、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彦彬,是阳光学院第三位台湾教师。当前,阳光学院的台湾教师队伍已壮大到几十人。此次发布的措施中,“将在闽台湾教师纳入福建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引起了马彦彬的关注。他表示,这个政策精准针对了台湾职业教育师资过剩的问题,但要能有效吸引台湾教师来福建工作,还需要更好的描述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实质好处,因为台湾并没有这个名词、等级或类别,岛内教师对此恐怕比较陌生。
“进一步扩大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技能资格范围,新增一批职业技能资格采认项目”,这一新举措也引起长期在平潭生活的台胞的共鸣。作为大陆唯一对台综合实验区,平潭2018年率先推出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技能资格试点举措。对于此次福建还将新增一批职业技能资格采认项目,平潭台协会会长吴政言表示乐见其成,“有了直接采认职业资格,不仅方便了台胞来大陆就业,也为大陆企业‘招贤纳士’提供了参照。”
亲身感受政策利好的在厦创业台青萧子茜,在15条措施发布后的第一时间,就将内容转发给了自己的家人,“家人对我后续的创业之路信心更足了”。同时,她表示,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但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旅程,希望在两岸青年的共同努力下,两岸深入融合发展,共绘美好未来。(完) 【编辑:刘阳禾】